2020-04-09
作者:弹江(原创文章)
一个企业一旦走进老乡怪圈,恩人执政的格局里去,对人才的判断和拿捏就会失真,因为外行眼光看内行,就是盲人摸象,无法客观真实,那怎么办?“掺沙子”吧,一些民营企业惯用的办法就是沙石混凝土人才战略,在组织架构里填人进口,俗称掺沙子。
一些企业屡屡发生以下人力安排,除了老乡控制的关键部门外,其他重要部门设置双岗多岗,一个人干,另一个人看,一些重要部门也玩起了这种游戏,一个干着,一个看着,将内控的监督放在了这种模式下尝试,干的人选由外行定,行不行靠感觉,靠一张嘴,靠一张纸(文凭),靠和领导的热络劲,靠和股东的密切关系,结果干的人本来心里就没底儿,也是在赌,心想干好干赖也都打入军统内部了,怎么着你也不能踢我出圈,干不好大不了攻击一下敌方,遭禁一下下属,也就蒙混过关了;干好了算偏得,但是干不好是大概率事件,因为顶层设计的外行化怎么能歪打正着就选对了人呢?
这种赌徒性质的人当真出演干活的角色,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成为看客,无奈的看客,反正你是不让我伸手发声,说什么良言你都听不进去,一个专业的经理人和一个外行的领导者怎么可能同频共振,不是领导者听不懂就是听不进去,最高管理层在外行辅佐下一定会对经理人产生误判,误判后干脆想招聘新人,代替经理人,一岗双人,一岗多人,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,一个重要岗位上的两个人多个人根本没定好规则理好关系,彼此零交流,零沟通,造成企业重要工作进入了无人区状态,老人不管,新人糊弄,整个企业渐渐被拖垮,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高企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掺沙子可不可以采用?可以,但是不是建立在规则不清,管理不明基础上的,一个真正的有职业准则和道德风尚的经理人,企业应该以坦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与沟通,可以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来约束和激励,可以设置岗位分工来优化,一个人注定不能成为专精的全能和全时四驱选手。但是,今天你好,一切你做主,明天你不行,剥夺你一切管理权,让你成为光杆司令,这就是企业自己糟践自己,花了大头钱聘了一个新手来企业碰瓷来了,最终内部管理离心离德,好人被排挤,被束之高阁,二类选手压轴唱主角,弄个一年两年,企业也就快完蛋了,老板还蒙在骨里毫不知情,等明白过来了,该花的钱花了,好人也远投明主去了。
企业在用人方面,对重要岗位的重要人才,要给与其执政的强有力支持,不能口说放权,实质上你就是开除一个看门的老头也要层层上报到老乡权力核心层,要真心诚意地沟通交流,不恰当的使用代理人方法,任用外行作为领导者,往往令真正有使命感和职业能力的经理人心生寒意,没人给老板卖命。而敢于直言能力精专甚至脾气火爆的经理人,一定是良师益友,良心使用,真心维护,价值无限。就像历史上的周文王之余姜子牙,齐桓公之于管仲,都是将良将贤才奉为至尊,尊为老师,虚心求教,礼贤下士,都使朝代昌荣,盛世不二,这就是用师者霸的忠言。反之寻找代理人做事,真正能者被隔离于管理核心之外,被动的不理朝政,让企业原本想得到的岗位制约和控制成为空谈,为滥竽充数空有文凭没能力的二流选手进入一线阵地,一顿乱放炮后连个蚊子也打不着,子弹打光,目标没实现,损失的还是企业自己。掺沙子是在健全的人力资源政策下的合理尝试,不是拿自己的成败当赌局,外行掌舵者不抓住企业深层次的矛盾给与专家会诊,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将职业经理人掌控于股掌,自认为行之则用,不行则弃,还是走入了代理人管理的死海,企业重伤,老板情伤,外行掌舵者神伤,经理人心伤。
【转载声明】转载本文章请注明原始出处和作者